建筑材料有千千万万种,但基本都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规范来约束以确保其品质,背栓作为外墙干挂板材的重要结构件自然也是需要约束的,那么背栓的标准规范有哪些呢?
背栓从国外引进时间不长,只要20年左右的时间,但是背栓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外墙的装饰形式,背栓干挂板材大幅提升了外墙的整体美观度。
说起来比较尴尬,国内涉及到背栓的规范比较少,现行的只有GB/T21086-2007《建筑幕墙》中略微有所提及,如下:
5.3.5.3 金属挂装件
b)背栓、蝶形背卡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,材料型号、尺寸、机械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。背栓材料的耐火性、耐腐蚀性、耐久性应不低于后部支撑结构所用材料的相应标准,应采用不低于316的不锈钢制作。
7.3.1.3 石材面板宜在工厂加工,安装槽、孔的加工尺寸及允许误差应符合表49、表50的要求。
表49 石材面板孔加工尺寸及允许误差 (单位为毫米)
石材面板 固定形式 | 孔径 | 孔中心线到板边的距离 | 孔底到板面保留厚度 | 检测方法 | |||
孔类别 | 允许误差 | 最小尺寸 | 误差 | ||||
背栓式 | M6 | 直孔 | ﹢0.4 -0.2 | 最小50 | 8.0 | -0.4 ﹢0.1 | 卡尺 深度尺 |
扩孔 | ﹢0.3 软质石材﹢1/-0.3 | ||||||
M8 | 直孔 | ﹢0.4 -0.2 | |||||
扩孔 | ﹢0.3 软质石材﹢1/-0.3 |
7.4.1 石材面板挂装系统安装偏差应符合表51的规定
表51 石材面板挂装系统安装允许偏差(单位为毫米)
项目 | 背卡 | 背栓 | 检测方法 | |
挂勾(插槽)中心线偏差 | — | ≤2.0 | 钢直尺 | |
挂勾(插槽)标高 | — | ±1.0 | 卡尺 | |
背栓挂(插)件中心线与孔中心线偏差 | — | ≤1.0 | 卡尺 | |
背卡中心线与背卡槽中心线偏差 | ≤1.0 | — | 卡尺 | |
左右两背卡中心线偏差 | ≤3.0 | — | 卡尺 | |
同一行石材上端水平偏差 | 相邻两板材 | ≤1.0 | 水平尺 | |
长度≤35m | ≤2.0 | |||
长度≥35m | ≤3.0 | |||
同一列石材边部垂直偏差 | 相邻两板材 | ≤1.0 | 卡尺 | |
长度≤35m | ≤2.0 | |||
长度≥35m | ≤3.0 | |||
石材外表面平整度 | 相邻两板块高低差 | ≤1.0 | 卡尺 | |
相邻两石材缝宽(与设计值比) | ±1.0 | 卡尺 |
P.s.上表精简了非背栓系列的栏目,如需查看完整表格,请参看此规范第19页。
9.3.1.1 人造板材单位面积、厚度应符合表61的要求。
表61 人造板材尺寸要求 (单位为毫米)
板材类别 | 厚度/mm | 单片面积/㎡ | 检测方法 | |
瓷板 | 背栓式 | 其他连接方式 | ≤1.5 | 卡尺 |
≥12 | ≥13 | |||
陶板 | ≥15 | — | 卡尺 | |
微晶玻璃板 | ≥20 | ≤1.5 | 卡尺 |
9.3.1.5 微晶玻璃、瓷板加工尺寸及允许误差应符合表65要求。
表65 微晶玻璃、瓷板孔加工允许偏差(单位为毫米)
固定形式 | 孔径 允许误差 | 扩孔直径 允许误差 | 锚固深度 | 控中心到板边距离 | 孔底距板面保留厚度 | 检测 方法 | |
最小值 | 允许误差 | ||||||
背栓式 | ﹢0.4 0 | ±0.3 | 6 | ±0.2 | 最小50 | ≥3.0 | 卡尺 |
此为当前在施行的规范中关于背栓的主要内容,包括了背栓的材料要求、背栓的打孔要求及边间距、安装误差、对板材的要求等,可解决实际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,但依然不够全面。
除了国家规范外,还有部分地方规范对背栓的使用给出相应的建议和要求,如浙江省规范ZJSP16-2013-002《建筑幕墙安全技术要求(含条文说明)4.1新规》,具体可自行参阅,但因为其仅为地方规范,有一定的区域限制,所以这里不展开讨论。
其实,前几年出了JGJ 133-2013《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(含条文说明)》,此规范对石材幕墙给出了更详细的讲解,只是没有施行,但笔者认为该规范涉及的面非常广泛,包括材料、计算、验收等多方面,还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的。
版权属于:上海达立建筑科技有限公司
版权所有,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。